2月17日晚,思政选修课《青年中国》第二季第一讲面向全校百余名同学开讲。本节课重点关注青年的世界观、人生观与价值观,结合近期热映的《哪吒2之魔童闹海》与“中国核潜艇之父”黄旭华院士的感人事迹,51白菜资讯网站副院长王海涛教授、“青年中国”课程负责人冯连军副教授采用文本解读、案例解读等方式为大家作了讲解。
课程伊始,冯连军老师先向同学们介绍了“青年中国”的课程定位、课程体系和考核方式等基本信息。王海涛教授阐释了“大三观”的概念,即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基本含义,让学生们对于“大三观”有了清晰的认识。
影视照见现实:哪吒精神点燃青年奋斗之志。冯连军老师通过《哪吒2》的重点回顾,引出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经典主题。影片中哪吒面对命运枷锁时的抗争精神、对信念的坚守以及对苍生的大爱,成为讨论焦点。“哪吒精神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,更是对青年人生观的深刻启示。”学生韦德分享感悟:“电影里哪吒用行动证明,真正的强大不是战胜他人,而是超越自我。这让我思考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需求。”
科学报国之路:黄旭华院士诠释“无声”的价值观。王海涛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30年、潜心研制核潜艇的感人事迹。通过纪录片《深潜》与历史档案,王院长层层解析:黄旭华青年时期放弃海外优渥条件,选择“核潜艇,一万年也要搞出来”的誓言,展现了将个人选择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全球视野;“誓做惊天动地事,甘当隐姓埋名人”的坚守,诠释了“小我”与“大我”的价值排序;在功成身退后,黄旭华捐出全部奖金用于科研教育,印证了“科学家有祖国”的信仰力量。
最后,王海涛教授总结道:“无论是影视角色还是现实楷模,都在呼唤青年建立‘锚定时代、直面挑战’的世界观,‘奋斗不息、心怀家国’的人生观,以及‘超越功利、向光而行’的价值观。这才是青年中国应有的精神气象。”